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这10位顶尖学者说了什么

时间:2017-03-21 10:03

 

王卓怡 李一丹 综合整理

【编者按】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是“两会”后首个国家级大型国际论坛,旨在“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是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全球商界领袖、国际组织和中外学者之间重要的对话平台,本届论坛主题为“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0位顶尖专家学者在2017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精彩观点,来看看他们如何为中国和世界经济把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中国从“世界工厂”走向“世界市场”

QQ截图20170320160729

中国经济转型是全球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将有效减缓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

•中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型,将持续提升全球市场需求。

•中国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和人力资本投资,将深化全球价值链分工。

•中国向绿色发展转型,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将为投资对象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将为全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靠卖地创收是“捡芝麻丢西瓜”

QQ截图20170320160839

城市政府总是有意无意把房价往高推,为什么这么搞呢?卖地有收入。但是如果地价过高以后,成为生产运营各方面最大的成本,整个城市运营成本上去以后,城市是没有竞争力的,相当一部分产业可能会衰落。

你是得到了一个卖地收入的芝麻,最后把整个城市转型升级服务业的发展,创新发展的大的蛋糕,那个西瓜给丢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合算。所以城市经营者的思路和战略需要调整,下面土地制度要改革,住宅用地普遍是偏低的。

中国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中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未富先老和劳动力短缺

QQ截图20170320161059

人口结构在中国主要的表现,宏观一点说叫做未富先老,更直接反映在我们现实的经济中就是劳动力的短缺。我们知道工资上涨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的速度,就意味着单位劳动成本的提高,也就意味着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在较快地丧失,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当前企业投资缺乏动力,投资回报率也在下降,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实际增长率也在下行的趋势之中,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

中国人口的问题不是数量问题,而是人口的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和人口的素质问题。主要表现在未富先老和劳动力短缺两个方面。怎么解决人口红利的消失呢?要想办法把农民工留在城市,关键就在于户籍制度改革。目前户籍制度改革推进的速度还不够快。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跨越“陷阱”

QQ截图20170320161236

跨越中等收入关键点有两个,一是激发消费潜力,作为中等收入国家的中国能够平稳进入高收入国家阶段,二是中等收入群体成为一个国家的大多数,建设成橄榄型社会。目前我国提出人力资本优先发展的战略,促进大众消费的税收政策,逐步让大学生和农民工群体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另外也可以通过农业专业化让农民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预防腐败,加工资还要严党纪

QQ截图20170320161345

“不正当的政商关系导致腐败”并非中国特有现象,而是世界上普遍的现象,亚洲更是如此。“政就是官,商就是财。如果把官和财放在一起,非常不好,就是‘棺材’”。对于“官员为什么会腐败”的疑问,郑永年表示,“公务员的工资太低,还需要增加”。工资太低,只要他有权力,各种潜规则他都会使用。但是,只增加工资也是不够的,人的欲望是无度的,即使拿高工资,也可能会腐败,这就需要严厉的党纪。如果没有严厉的党纪,任何好的制度都会被冲垮。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这一轮限购大潮好比发烧前吃一颗“阿司匹林”

QQ截图20170320161547

最近半个多月来20余城出台的升级限购措施主要是防止在未来几个月,再出一轮新的房地产上涨,是预防性的。这就好比,人要是略微感到嗓子不舒服了,赶紧吃一点阿司匹林,预防的措施,但是不解决问题之本。吃的是阿司匹林,但最好是身体有自己的防御能力,让寒风能够不进来,吃点阿司匹林,解表,把这个热给退出去,不解决根本问题。现在一线城市的高烧只能吃点退烧药,本质上一线城市比较扩大土地的供给。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中国是未来全球化的主要动力之一

QQ截图20170320161654

不要轻言“去全球化”,当前全球化正在寻找新路径,中国是未来全球化的主要动力之一。全球正在寻找新的方向,我们只要把全球化动态和各国国内发展方式的调整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事情不那么简单。

过去的全球化是发达经济体领导的,其主要特征之一是规则先行。中国推动的全球化是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的,基础设施先行的,发展导向的,包容发展的。这和拿一个规则让别人去适应去学习去接受,是完全不同的。

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千辛万苦积累出来的全球合作成果绝不能丢

QQ截图20170320161759

全球经济已经出现了一些温和回升的迹象,预计2017年中国的对外贸易略有回升。但黑天鹅可能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六个方面的影响,有可能导致恐怖主义抬头,会把全球治理改革的一些成果付之东流。面对挑战应该如何做?一定要共同维护多边的体系,我们已经经历了千辛万苦,积累出来的一些成果绝对不能放弃。我们应该深化中欧之间的经济关系,制度性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要抓住一些合作的机遇,比如一带一路建设。

9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人民币不存在继续贬值压力

QQ截图20170320161945

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还是存在,比如说高债务、高杠杆,有些不同种类的小型的金融公司,在流动性方面还是存在问题。所以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降低金融风险,来预防外部金融风险,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对中国是有影响的,但人民币并不存在继续贬值的压力,没有必要产生紧张的心理。

10、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全球经济治理架构应该有所改革,以确保没有一个国家会被落下

QQ截图20170320162033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能够在全球化过程中取得成功,是由于国内政策的设计和执行的成功所带来的。那些获得了极大利益的国家,是因为在国内的改革非常成功,这是我们应该记住的。

全球经济治理架构应该有所改革,以确保没有一个国家会被落下。21世纪的趋势应该是共享的利益和更好的全球治理,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一个国家都能从全球化当中受益,这不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需要进行国内的改革。大家都是全球化赢家,输家主要是国内政策问题。

(来源: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官网、中国经济网、新浪网等。)
来源:人民论坛网

版权所有 © 2010 山东民意网
鲁ICP备10204905号
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