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人的金钱观

时间:2009-09-21 17:00

 

 

   《新周刊》联合新浪网进行“我的金钱观”调查,截至9月6日17:00,共有7141人参加。(点评/肖峰)

1、你有了钱之后,最有可能说什么话?
我终于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了                              38.7%
我终于可以爱睡到几点就几点,想去什么地方就去什么地方了    37.5%
我终于可以住大房子开大奔了                                15.8%
我终于可以把那些看不起我的人踩在脚底了                    8.0%
点评:中国人有钱后的愿望并不奢侈
   “有钱我买被窝,有钱我吃炸糕,我天天吃饺子,我尽吃顺口的……”这是马三立先生的版本;“等咱有钱了,想买奔驰就买奔驰,想买宝马就买宝马;想去欧洲就去欧洲,想去美洲就去美洲”,这是网民的搞笑版本。普通中国人有钱后的愿望其实很普通,买大房开大奔的只是少数(15.8%),想踩别人的就更少了(8%)
2、享用了一顿满意的正餐后,你愿意给多少小费?
不给                  54.6%
20块                 23.8%
50块                 13.4%  
100块                8.2%
    点评:给小费这种地位消费尚不在中国人的习惯里
    多数中国人选择餐后不给小费(54.6%),核对账单还算不过来呢。买单时抢着买,核单时仔细核,给小费嘛,免了吧。小费在西方属于地位消费,说明中国人对新晋的社会身份尚不习惯,你服务你应该,凭什么我要额外付费,大陆西餐厅也入乡随俗了。如果上高档场所的卫生间有人过来给你按背,不是给小费而是发慌。不过,本题可能漏设了5块和10块档,那是普通中国人愿意付小费的空间。
3、你的钱包里一般带多少钱?
500块左右              39.8%
1000块以上             30.2%
100块左右              26.3%
只有卡没有现金           3.7%
    点评:中国人有钱不在包里
    是信用卡普及了,或是社会治安太差抢包的太多了?中国人并不选择在钱包里搁太多钱,大包大包装钱的是包工头和煤老板。其实,那3.7%“只有卡没有现金”的主儿才是真有钱的。通常,钱包比里面的现金更值钱。普通中国人,500块钱左右是众数,也是我们请客吃饭的众数-当然,公款吃喝除外。
4、你通常找谁借钱?
一般不借钱               64.4%
朋友                     16.2%
家人                     16.0%
同事                     3.4%                  
    点评:借给别人钱,通常人财两失
不向人借钱,也不借给别人钱(64.4%)。这是中国人的习惯,除非跟那人特别熟。短信in语称,毁掉一段友谊的最佳方式就是借钱。如果实在没法,也只有借,但向朋友借的(16.2%)超过向家人借的(16.0%),跟同事最不能借钱(3.4%),职场凶险呢。
5、多少钱是你借钱给别人的上限?
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但要看是谁借                83.7%
无上限,不在乎一时回报,人情以后自然会用到    5.9%
谁都不借,借钱给人就等于钱丢了                5.6%
只借买车票、买盒饭的零钱,不超过100元        4.8%
    点评:借多少钱给别人能映射人伦亲疏
    借钱及借多少数额,这是反映人伦亲疏关系的(83.7%)。借钱是一种人际感情的交换关系,即通常说人情。通常,中国人宁愿请吃一顿500大元的饭,也不愿借同样数额的钱。当然,买车票,买盒饭是急用,但最好不超过100元(4.8%)。
6、你认为自己属于:
都不擅长         37.2%
擅长存钱型       28.6%
擅长花钱型       21.8%
擅长赚钱型       12.4%
    点评:我们还是一个小富即安的民族
    改革开放以来,暴富者仍然是少数,擅长赚钱者少数(12.4%),以股市为例,是一天赚二平七赔。多数中国人不擅长理财(37.2%),但懂得存钱(28.6%)。所以嘛,改变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刺激消费谈何容易啊。
7、以前赚的钱都花掉了,你觉得:
花得物有所值          46.0%
花得不明不白          30.9%
花得后悔              15.6%
花得痛快              7.5%
    点评:钱不花是纸,花了最好别后悔
    挣钱是为了花,这一点中国人还是超越了农业时代。钱花出去就是值得(46.0%),但花冤枉钱的也不在少数(30.9%,15.6%)。钱不花是纸,但花了就别后悔,哪怕买个教训呢。最傻的人是在同一个地方不断花冤枉钱。
8、以下哪种横财是你不愿意或不敢赚的?
亲人意外身亡后,保险公司的赔付    55.0%
帮别人代买彩票,中大奖后据为己有  29.3%
打车时在车后座捡到钱包            11.6%
节日礼金                          4.1%
    点评:发横财而不伤人是中国人的美德
    我们最愿意接受的所谓横财是节日礼金或红包(4.1%)。自己发横财最好不要令他人有什么不快,传统中国人都厚道,现代亦如此。这个问题选项有点损,谁愿意亲人以外身亡呢,保险公司的赔付再多也补不回。最好别作这等假设吧。
9、负债会令你:
相对节衣缩食过苦日子,熬过去                44.5%
卯足劲做事赚钱                              27.1%
觉得很正常,既不难过也不刻意改变现状        16.5%
十分焦虑、痛苦,甚至一蹶不振                11.9%
    点评:中国人的负债抗击打能力正在增强
    欠钱一夜白了少年头的人几乎没有了,焦虑、痛苦,甚至一蹶不振不多(11.9%)。多数情况下,我们会扛过去。现在中国人毕竟来钱的途径多了。实在不行了就从嘴里抠(44.5%),权当减肥。
10、你的信用卡使用情况是:
没有信用卡,不想超前消费做卡奴    49.7%
从不欠卡数,每月都按时还清    47.1%
有4张以上信用卡,拆了东墙补西墙   2.6%
不停办新的信用卡,但从不还信用卡,不在乎信用记录差    0.6%
    点评:不敢花未来钱仍是当下普遍心态
    卡奴一词来自台湾,卡奴现象盛行于台湾。大陆中国人没有信用卡的占一半(49.7%),即使有也从不欠卡数,每月都按时还清(47.1%)。发放信用卡的银行们是否应该出台更具吸引力或刺激力度的举措?或者干脆降低卡息。期望有一天“刷爆卡”成为中国大陆流行语。

11、2009年,你与父母的金钱关系是:
很少给父母钱                 35.2%
不定期给,但最多不超过年收入的5%             30.0%
每月固定给父母生活费,节假日另外给,父母就医等开销也由你负责   27.3%
不仅不给父母钱,父母还帮你付了房款首期或每月帮补你   7.5%
    点评:啃老怎能好意思说出口?
    啃老族听着,即使你不给父母钱,父母也不给你钱,你也算啃老。往双老家里或偶尔小住也是啃老,当然让老人帮付房款首期(7.5%)就不好意思了。什么都不欠也有还不完的养育之恩。啃老是一辈子的事,报恩也是一辈子,这辈子不够还有下辈子。

版权所有 © 2010 山东民意网
鲁ICP备10204905号
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