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农民收入主要花在哪里?

时间:2008-03-27 11:31

 4月5日至10月2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山东等9省消协组织,深入9省54个县162个行政村的6239个农民家庭,对当前农村消费意向、消费环境及消费维权现状等进行调查,揭示了农村市场商品和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
  本次调查在农村消费状况方面主要出了两个问卷题:一是农民去年把钱主要花在哪些方面?这个问题主要是了解农村的消费结构状况;二是今后农民要把钱往哪花?主要了解农民的消费意向、消费趋势。
  被访者去年最主要的三类支出分别是:吃、农资和教育。调查显示:36%的被访者去年主要支出首先是花在“吃”上;在其次主要支出上,16.9%的被访者选择“农资”;从第三个主要支出方面来看,15.2%的被访者选择“教育”。
  攒钱最主要的用途是:子女教育、建房/装修、买农资、医疗/养老。调查显示:33.8%的被访者攒钱首先的用途是“子女教育”,排第一位;23.3%的被访者首先“买农资”,排第二位;19.3%的被访者首先是“建房/装修”,排第三位。
  农民在花钱的安排上是生产与生活并重,对生产的投入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向。调查显示,2003年预期投入为19%,2007年预期投入为23.3%。这说明农民仍然把发展生产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农民在子女教育方面的预期投入由2003年的43.6%下降到33.8%,下降幅度达到近10个百分点。如此大幅度的下降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农民的收入已较过去有较多增加,子女教育投入占比开始下降;(2)国家有关义务教育政策的落实效果开始显现,冲抵了农民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投入。
  农民在建房装修方面的预期投入由2003年的1.6%增加到2007年的9.3%。这表明农民在改善居住质量方面的愿望较为强烈,或者说农民改善生活可能首选从改善居住质量开始。
  农民在医疗养老方面的预期投入由2003年的4%增加到来9.2%,上升幅度也较大。说明农民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伴随着迈向全面小康,开始考虑晚年之后的生活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迹象。
  婚嫁方面的预期投入由2003年的6%降至2007年的2.3%。这一变化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农民的收入确实是增加了,因而这方面的预期投入比重下降。

                                                      来源:齐鲁晚报

                                                           2007-12-05

版权所有 © 2010 山东民意网
鲁ICP备10204905号
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