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地震灾区就业状况最新调查之二

时间:2008-09-09 09:30

 

 

    按照有关计划,今年内灾区群众至少可获得19个签约省市的10万个援助岗位。这10万岗位的背后,是支援地与灾区携手共建的深切情怀,是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勇于承担。在奥运健儿挥汗如雨为中国夺金时,援助地劳动部门、爱心企业人士也在进行着一场看不见的“爱心接力”。

    连夜“驰援”,只为灾区群众就业少一些波折

    每一个就业岗位,都是援助地对灾区人民的爱心汇聚;而每一个岗位背后,都有着一场无形的“爱心接力”。

    18岁的容中扎西在安徽合肥湘大骆驼饲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搬运货物,虽然汗水湿透了衣衫,脸上却是笑容灿烂。容中扎西来自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大寨乡。从松潘到合肥,容中扎西的千里之行有波折,也充满幸运。

    7月初,容中扎西和乡邻总计200人从四川老家赴徐州辖县一家木材加工企业打工。到了工厂之后才发现,与工厂当初的承诺不同,不仅工作时间长,而且食宿条件很差。“每天需要工作12小时,吃饭只有20分钟,60人睡大厂房里,又闷又热,根本没法睡觉。”来自松潘县川主寺镇山巴乡的泽旺扎西对记者说。由于徐州这家企业当初属于自行招工,在与企业交涉无果的情况下,这200多名求职者便通过集体罢工、甚至一度要以上街游行方式来维权。

    松潘劳动部门获悉这个情况后,立即启程赶往徐州,同时紧急向安徽、上海等地劳动部门求援。接到求助之后,安徽省劳动部门带着两家企业连夜赶往当地“驰援”。合肥市劳动局职业介绍科就业援助项目负责人郭延春是最早赶赴现场的工作人员之一。

    “我是7月7日星期一下午接到通知的,第二天凌晨五六点钟就出发了,中午11点赶到徐州火车站,12点多,松潘劳动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带着求职者过来了。”郭延春说,由于当时松潘劳动部门还未与徐州市劳动局联系上,安徽省劳动部门就成了现场“总调度”。一场临时招聘会后,70多名年轻的求职者被上海的企业招聘做酒店服务员,42名求职者被安徽舒城和合肥的两家企业连夜拉回进行安置,其余人员随松潘劳动部门工作人员返乡。

    “那天我们午饭都没来得及吃”,郭延春说,“招聘会之后又为求职者们购买车票,全程跟踪服务……虽然很辛苦,不过看到他们如今生活得很好,再苦再累都值得。”

    就业援助的“情感支点”不是施舍,而是尊重

    平等和尊重的就业援助是一项长期的大工程,不是哪一个个人和企业能够单独承担的,需要劳动部门进行大量的前期调研和精心谋划。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陈晓玲告诉记者:“就业援助不是施舍,而应该建立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了解求职者的意愿和需求,让他们心灵安顿。”

    基于尊重的情感支点,为灾区劳动者提供一个安得下心、确保挣得到钱的工作岗位成为就业援助工作的重点。在安徽,提供给灾区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必须符合三大硬指标:岗位月收入不能低于1200元;提供食宿条件;尊重民族习惯。在江苏、安徽等省,灾区务工人员可享受与省内失业人员同等的就业扶持政策。

    基于尊重的情感支点,政府在就业援助工作中必须善待企业,为企业减轻后顾之忧。为此,安徽省政府慷慨埋单,鼓励企业积极吸纳灾区劳动者就业。“灾区就业援助对象来皖后,若本人自愿或工作需要,将安排其进行相应的免费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并报销单趟交通费一次。而这些免费内容都由政府补贴,从就业资金中出,不增加企业负担。另外,对于吸纳或在公益性岗位安置灾区劳动者,并与之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企业、单位,我们还将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陈晓玲介绍说。在芜湖,招用灾区就业援助对象的企业可获得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就业补助奖励。

    基于尊重的情感支点,劳动部门和企业在组织就业援助工作时,宜注重岗位的有效性,做到有的放矢。在广东,对每一位来粤求职的灾区同胞,各级职业介绍服务机构都会为他们量身定做择业方案,尽量使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少走弯路。广东广百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监张嘉玲告诉记者,为把招聘工作做得扎实、有效,集团在灾区举行现场招聘会之前已派出了两批十多人深入灾区,摸查群众求职需求。旅游区松潘及九寨沟县有近2000人急需就业援助,安徽省劳动部门调查发现,当地以旅游、餐饮业为主,求职者缺乏工业技能。针对这种情况,劳动部门着手与黄山市联系,希望当地能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就业岗位。

    细节彰显就业援助“爱心含量”

    就业援助不像建房,数月之内爱心义举即可大功告成。对于支援省市来说,就业援助自其展开之日起,便以时间的长跨度考量着支援方工作的细节。

    对于异地就业的灾区群众来说,走向“新天地”,不仅需要就业机会,更需要有效的政策配套、心理疏导。为了让灾区劳动者在出外务工时不致陷入迷茫,目前,广东各地开设了“四川灾区务工人员求职专窗”,21个地市在6月初公布了就业援助热线,指定专人为灾区同胞提供即时“一对一”就业帮扶。

    为了温暖灾区劳动者心灵,针对灾区外出劳动者的就业需求,江苏开通了就业援助心理咨询指导热线电话,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还联合省文联、省慈善总会等单位举办了五场“呵护心灵、还原笑脸”慰问演出。

    “川粤同心,广百有爱”,为充分照顾和尊重灾区员工对家乡的特殊情感,广百集团特别许诺:“对在培训后要求返回家乡参加建设者,公司提供返乡交通费。”

    南京苏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首批接收了7名灾区来宁就业人员,随后还要迎来近30名。该公司招聘负责人说,灾区年轻人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眼前的生活困难,而是对今后生活道路的迷茫。“很多人的工作、生活计划完全被这场灾难打乱,陷入茫然,非常需要有些事情做,最好有个稳定的工作和友善的集体。今后我们将尽全部所能帮助这些新员工,帮助他们走出灰色记忆。”

    这段时间南京天气炎热,在南京龙威服饰有限公司,新员工们的宿舍已经新装了空调。“这批新员工离家远,经历特殊。除了安排好工作,照顾好他们的生活,也是我们爱心企业的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平说。虽然这些新员工只能从基础操作岗位做起,但公司为他们设定了保底月薪1000元。

    为新员工度身订做一份长远从业规划,在当前就业难的大环境中,更能让劳动者体会到尊重和安慰。在广百集团,新员工们经培训后将在公司属下门店从事商场收款员、督导员、礼仪员等一线岗位工作。广百集团党委副书记关治强说,这3个岗位在公司属于比较重要的岗位。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监张嘉玲介绍,如果比较一下,这些灾区员工的薪酬待遇,实际上等于是广百股份公司在广州市区之外其他门店如从化、肇庆商场经理级的水平。记者了解到,广百集团与新聘灾区员工签订的都是3年劳动合同。

    扎实的就业援助工作中,体会企业社会责任

    半月谈记者调查了解到,各地参与就业援助、爱心招聘的企业、单位,都主动精选就业岗位,吸纳灾区劳动力,为灾区群众提供交通、生活费补贴及相对优厚的工资福利待遇。这一切付出,在为灾区群体带来了温暖、希望的同时,也为企业文化镌刻上了社会责任的深深印记。

    “我们认为,对灾区同胞来说,除了财物外,灾后最需要的是重建家园的信心和依靠,最需要的是实现梦想、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机遇。”广百集团董事长荀振英这样说。“我们整个团队对这项工作积极性很高,带着深厚感情去做,广百作为国有龙头企业要勇担社会责任,关爱社会、回馈顾客,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这些行为对企业也是一种激励,并不只是纯粹的付出,实际上也是对企业团队很好的教育,进一步促进我们的责任心和爱心。”

    广百集团党委副书记关治强,特别写了一首《汶川招工记》的打油诗,字里行间,中华儿女守望相助的情感跃然涌现:“水磨镇,彩旗挂,面稚嫩,山村娃,求职切,问短长,耐心听,细作答。我团队,战暑夏,挥汗雨,烫面颊。道义重,把油加,励雄心,齐奋发,凯歌还,再报答。”

                                                   来源:半月谈
                                                      2008-08-28

 

版权所有 © 2010 山东民意网
鲁ICP备10204905号
您是第位访客